揭電話調查公司內幕:套個人信息6元一條轉賣保險公司
2014-09-01 10:53:51
相關案例:
<%=link%>
本文標簽:湖北墻體廣告
湖北墻體廣告 “你覺得啥地方最擁堵?”“你對如今的交通狀況是不是滿足?”接到這樣的電話,許多人都以為是交管部門進行的民意查詢。但當你在電話中和這位“查詢者”聊了幾個回合后,就發現對方“醉翁之意不在酒”,交通狀況查詢僅僅是個開場白,最終意圖是套取你的自己身份信息。
連日來,本報記者以應聘者身份進入光谷一家“科技”公司,臥底10天,親歷其套取陌生人姓名、生日、年紀、作業等信息的全過程,并將頭緒通報給武漢市公安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簡稱東新分局)。警方經查詢后,8月28日對涉事的武漢多愛明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清查,并操控其擔任人。
■記者臥底
100多平方米的房間里
20多名話務員不斷打電話
8月初,一名剛結業的大學生向本報反映,他應聘到一家名為“武漢朝輝科技”的公司做話務員,練習時間,每天不斷打電話做交通查問詢卷,但實踐是計算對方自己信息。該學生懷疑是騙得自己信息,涉嫌違法,向本報尋求協助。
記者在58同城網上查到該呼叫公司招聘信息,聯系到上面的胡姓司理。8月的一天,記者以應屆結業生身份到該公司應聘。在光谷創業街7棟大學生創業特區一樓,記者發現胡司理僅僅個前臺。報完姓名、交上簡歷后,胡司理讓記者到前臺后方的大廳等候。記者注意到,全部大廳有400平方米,左邊一間100多平方米的房間里,有20多名話務員不斷地打著電話,顯得十分繁忙。
不一會,一位自稱劉總、留中短齊發、約莫40歲的女士對記者進行了面試。“你是不是懼怕被回絕?”劉總讓記者做完簡略的毛遂自薦后,首要問了這個疑問。記者答復“還好”,劉總便說這份作業很簡略,首要是打打電話,做下問卷查詢。面試只持續了約5分鐘,記者當天下午便接到合格的通知,被奉告第二天承受練習。
開場白先問交通狀況
接著收集年紀姓名信息
第二天10時30分許,一名丁姓練習師走進會議室,給記者發了一張單子,稱要擔任這份作業,必須先知道上面的“話術”。記者看到,這張名為“襄陽交通問卷話術”的單子上,共有三個部分內容,包含一個問候語、一個結束語和設置好的4個疑問。“您好,咱們對襄陽的交通做個問卷計算,您對當地的交通狀況滿足嗎?”問候語這樣開場,結束語則首要自稱是“新楚信息調研中間”,后又稱“將免費贈送某穩妥公司供給的一份為期3個月的最高十萬元的公共交通意外保證。”而4個疑問則別離對應接聽者的區域、年紀、姓名、作業。“以交通問詢開端,但首要是問后邊的疑問。”練習師通知記者,“假如在5分鐘內還未收集到所需信息,就拋棄。”“被回絕是粗茶淡飯。”練習師通知記者,為了獲取所需信息,還得學習怎么應變。她向記者展現一份貳言處置單。
記者看到,貳言處置單針對開場白、問年紀、問姓名、問生日呈現的意外狀況,列出了若干處置選項。比方對方不肯奉告年紀,則解說“不一樣年紀的人出行頻率不一樣,對交通的觀點也不一樣”;對方不肯說姓名,則解說“咱們的問卷真實有效,有錄音,問您姓名是證實這份問卷是在您的協助下幫我完結的,不是我胡編亂造的”。
最終,練習師還播放了一些話務員成功獲取信息的錄音。記者聽到,里邊查詢的地點有南京、昆明、石家莊、唐山、寧波、宜賓等地。
要取得4000元獎金
需撥打10000個電話
記者“十分困難”比及正式上機時機,所以,戴上耳麥,對著兩張“話術”清單,開端“上崗”。經過幾天練習,記者每天能獲取20單合格信息,可是,公司擔任人通知記者,上機前三天均勻每天打到30單以上,才干辦入職手續。作業幾天后,記者發現自個嗓子很不舒暢,干澀脹痛,一天要喝許多水,仍是不能減輕表現。
記者發現,根本50%的接聽者會回絕持續通話,有人一聽開頭語就掛斷了,也有人聊到一半才掛掉,但只要不斷地打,最終都會有20%-30%的人泄漏出完好信息。許多“搭檔”的“作業態度”不太平緩,當得不到所需信息時顯得很煩躁:“我僅僅做個編號,你說不說啊?”“掛啊,掛啊,有本事你就掛。”通常狀況下,一天能打到30單,有的話務員一天能打到60單乃至70單以上。
在“作業”時間,記者常常見到有人辭去職務。有一次,有五六人一起辭去職務,他們是本年剛結業的大學生,應聘到這家公司作業不到10天。
記者向該公司擔任人問詢自個的獎金發放規范,得到的答復是:一個月成單在700個以下無提成,假如到達701至900個之間,每個獎賞0.3元;到達1201至1400個之間,每個獎0.8元;到達2000個及以上,每單獎賞2元/個。
記者計算了一下,就按最低規范700個,也只能拿到210元獎金,而依據20%的成功率,要完結700單,需要打3500個電話,均勻每天120個擺布。假如想拿到最高獎賞,按每月完結2000單,每單2元計算,要取得4000元獎金,需要撥打10000個電話,均勻每天要打330個以上。而關于新人,獎金水平則更低。新員工練習期為5天,練習補貼每天30元。若練習期內離任,則無薪酬。三天日均須達30單才干入職,不然持續發放練習補貼。
■警方舉動
本報臥底記者供給暗訪頭緒
東新警方敏捷建立專案組
近段時間,一些單位和自己借著“調研”、“查詢”的幌子,收集和倒賣自己信息的案子層出不窮。東新警方一向重視此類案子。8月22日,記者第一時間將暗訪狀況通報給武漢市公安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該局局長劉漢文高度重視,需要經偵、刑偵建立專案組,對該案進行研判。
“關于那些打著合法經營幌子,實踐上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公司,格外是他們打法令擦邊球的做法,公安機關會依法進行查辦、取締,保證市民自己信息的安全!”劉漢文說。
經過多天的細致偵辦,東新警方把握了一些具體狀況:所謂的“朝輝科技有限公司”是化名,真名為武漢多愛明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為孫圳,實踐擔任人為李雄。該公司租借光谷創業街7棟一樓的場所,展開“尋呼”、“市場查詢”等事務。
與此同時,在警方展開外圍作業的同時,記者的臥底暗訪作業一向沒有停歇,并將公司的狀況源源不斷地反饋給警方。
多個部門聯合“收網”
警方操控涉事公司擔任人
跟著案情益發明亮,經商議,警方抉擇聯合有關部門進行“收網”。
8月28日上午,東湖高新分局刑警大隊、關南派出所、光谷工商所建立聯合查詢組,抉擇對該公司進行清查。東新分局舉動擔任人,刑警大隊大隊長李閩將10多名警力分成四個小組,別離操控前門、后門、首要擔任人以及機房。
上午10時30分,記者伴隨查詢組來到光谷創業街7棟,在現場,“呼叫大廳”繁忙十分,20多名年輕男女在不斷打電話。記者看到,一名年輕女子正在對著紙上的“話術”嚴重“作業”。“您對襄陽區域的交通狀況滿足嗎?”“您常在的區域是哪里?”……女話務員一邊問詢,一邊在電腦系統上飛快地記錄下“客戶”的姓名、作業、地址等重要信息。警方敏捷舉動,操控了項目司理劉俊、劉燕,以及實踐擔任人李雄。
記者看到,面臨出人意料的一幕,李雄氣色剎那間變白。李雄向警方供認,多愛明公司當前有20多個作業人員,首要為一些穩妥公司在湖北襄陽、江蘇南通、四川宜賓等地進行“市場調研”和“市場推廣”,“‘話術’是公司編的,意圖是為了獲取姓名、年紀、作業這三個根本信息”。
東湖高新分局擔任人表明,將對此案進行進一步查詢,必定嚴處這種不合法套取自己信息的行動。
■利益鏈條
自己信息層層轉賣
穩妥公司一條6元收買
查詢過程中,武漢多愛明科技有限公司擔任人李雄道出了全部工作的利益鏈條。
據李雄告知,他們經過所在區域的電話號段隨機撥打電話,“完結一個客戶的信息錄入,咱們賺5元。”李雄說,協作穩妥公司的查驗人員會經過錄音來剖析,客戶信息是不是真實有效,是不是贊同取得免費交通穩妥,假如兩者都完好就算“完結一單”。
李雄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個話務員一天能完結約50—70單,該公司約有20個話務員,算起來均勻一個月的毛收入在12萬元擺布。
李雄說,多愛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