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墻體廣告 張景枝白叟和重孫輩在一起,6歲的閆嘉琪還狡猾地打出成功的手勢。
本報記者采訪時,代蓮葉白叟端著一大簸箕花生出來,招呼咱們吃。
閱覽提示|蘭考縣東壩頭鄉張莊村,是焦裕祿當年找到防治風沙上策并首先取得成功的地方。3月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曾來到這兒調查。習總書記調查后的50天里,張莊村85歲白叟張景枝又逢兩件喜事兒:重孫女期中考試全班榜首;鄉民們聯合向鄉里提的帶辣味兒的定見,鄉黨委不僅承受還謙虛請教對策,終究讓這些守著黃河的村子,用上了黃河水。
收到總書記“大禮包”的張景枝白叟又逢喜事兒:重孫女期中考試全班榜首
時隔50天,依舊是一個下午。拐過張莊村小學門口,進入一個胡同,大河報記者見到了85歲的張景枝白叟。她正拄著拐杖,和重孫、重孫女在家門口遛彎兒。
張奶奶穿戴毛衣,面色光潤,身體健康。家里客廳,擺上了習近平在她家的相片,一共4張。中心最大的那張,是總書記和她在家門口握手的相片。
“這一個多月來,看老太太的人比較多。陜西的、周口的及南邊的,都是來看看老太太、拍拍相片。”張景枝白叟的孫媳婦彭思思說。
張景枝白叟年歲大,旁人說話需求大聲她才能聽清。話過家常后,她笑吟吟地向記者透露了一件快樂事兒:她6歲的重孫女閆嘉琪,在前幾天班里期中考試,考了個榜首名。“班里有50多人呢。”白叟說。
白叟家四世同堂。她的重孫子、重孫女,4歲的閆嘉樂和6歲的閆嘉琪,也曾收到了總書記的禮品:挖掘機(玩具)、田字格、鉛筆、文具盒。
在西屋,總書記送的電視,他們經常看。彭思思說,“小孩兒一般看動畫片,老太太聽戲、看新聞。”
“身體好即是福分。家庭也和睦。平常做飯,孫媳婦都不舍得讓我做。”張景枝白叟一臉美好。
“總書記送的面,還沒吃。不是不舍得,是家里還有面,沒吃完。油送了兩桶,現已吃過一桶了。”白叟說。請總書記吃花生的代蓮葉白叟家里還有七八袋花生免費給咱們吃
“給習總書記吃花生的那家,她出去放羊了。”5月7日黃昏6時許,請總書記吃花生的代蓮葉白叟的街坊笑著對記者說。
不一會兒,8只小羊先回家,代蓮葉白叟也到了。她戴著白帽,穿戴紅布衫,見人就笑:“俺去西邊放羊了。”
院內,柿子樹結滿了果子,葡萄也掛果了。代蓮葉白叟扭臉直奔里屋,轉眼間,就端著一大簸箕花生出來:“來來來,我請咱們吃花生。”
代蓮葉白叟說,這一段來她家吃花生的人格外多,還有人專門來她家,帶走一簸箕花生。最終,還塞給她100塊錢。“我說,錢我一分都不要。你們該吃就吃。花生是自個種的,肯定不會收錢。”
“這一布袋花生,誰走這兒過誰吃點,基本上都吃完了。還有七八袋,除了打油外,還給咱們免費吃。”
大眾斗膽提定見:守著黃河,卻用不著黃河水
說起花生,代蓮葉白叟做夢都想著一件事兒,那即是用上黃河水。“再過幾天,花生該播種了。壟做培養的花生需求水分。咱們是日日盼、夜夜盼,能用上黃河水澆地。”代蓮葉白叟本年預備種一畝花生,她渴盼著黃河水能嘩嘩地流到莊稼地里,讓剛破土的花生苗喝個夠。
張景枝白叟的孫媳婦彭思思,也有這個主意。她說,她和愛人在村外養了2000多只雞,也迫切需求水。
和代蓮葉白叟以及彭思思相同主意的人不少,張莊村四組鄉民魏麗也斗膽提出了自個的定見:“如今咱們吃不愁、穿不愁,但是每到該給莊稼灌溉的時候就憂愁。為啥?咱們守著黃河,卻用不著黃河水啊!”蘭考農人即是這么樸實、敢說。每到緊要關頭,總有人站出來,向黨和政府,提出中肯的定見和主張。早在50年前,蘭考縣老韓陵村老飼養員肖位芬白叟,就曾在他的牛屋,向焦裕祿書記,解說治沙的“真經”,并在今后變成光芒的實習,改動了蘭考相貌。
東壩頭鄉坐落黃河九曲十八彎的最終一道彎,黃河在此調頭奔騰入海。這個鄉以農業為主,栽培小麥、花生。每到春季或許秋種時節,家家戶戶都忙著找水澆地。這種境況,很多年都沒有改動。
大眾定見像棒喝15個行政村用上黃河水
“聽到大眾定見,咱們這些鄉鎮干部,真是既紅臉又出汗。”蘭考縣東壩頭鄉黨委書記許家書說,東壩頭鄉坐落蘭考縣城西北12.5公里處的黃河岸邊。全鄉有6萬畝犁地,其間4.8萬畝是黃河灘地。“守著黃河,卻用不上黃河水”,老百姓的定見像當頭棒喝,逼著他們想辦法。
“該咋辦?還得問計于民。”許家書說,他們先從張莊村開端造訪大眾。不少大眾說,張莊村西北有一條河,叫軍程河。由于東壩頭鄉地形高,軍程河一通水,就流走。大眾主張:將軍程河往下挖,才有可以引來黃河水。
許家書帶著咱們,沿著軍程河走了一圈。最終斷定,軍程河的確有腸梗阻,往下挖深的辦法可行。
說干就干。本年三月下旬,東壩頭鄉投入20多萬元,不僅把軍程河往下挖了2米,還打通了不少渠,為15個行政村引來黃河水。鄉干部朱國鋒,為讓大眾可以更快地用水澆地,不管初春的寒冷跳入河水中整理雜物,疏通河道。
5月7日,記者在新挖深的軍程河濱看到,深5米的軍程河,水位最深處2米,滿足灌溉河兩岸的地步。
大眾提出的具體疑問可以處理的抓緊處理
從黨的第二批大眾路線教學實習活動開端,東壩頭鄉就開端征求大眾定見,共征求定見和主張1464條,其間“四風”方面的1033條,生產日子方面的275條,對搞好教學實習活動的定見主張130條,其他方面26條。
記者從東壩頭鄉知道到,對查擺出來的“四風”疑問和大眾反映的定見、主張、艱難,他們由專人擔任及時概括、整理,指使專人擔任督導、處理疑問,能立行立改的及時處理,不能當即處理的,向大眾做好解釋并給出處理時限。
“下一步,咱們將依照縣委教學實習活動領導小組的安排和布置,抓好村級教學實習活動展開工作。安排舉行專題民主日子會,展開批評和自我批評,做到講原則不講聯系、講真話不講套話、講要害不講枝節,把疑問說透、把本源挖深,避免唐塞敷衍、空對空。”許家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