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波墻體廣告 婚書,是一張小小的紙片,卻是一輩子的承諾。在路橋,有這樣一位特別的收藏愛好者,他搜羅了全國2000多份婚書,從民國到現在,各種各樣,十分齊全。他說婚書里有愛情
浙江寧波墻體廣告的真諦,有中國傳統的婚俗文化……
偶遇造就冷門收藏家
“婚書見證了婚姻雙方的一場姻緣,說起收藏婚書,不得不提到一個‘緣’字。”今年52歲的王文君,說起他與收藏的第一張婚書的偶遇,還是回味無窮,“只一眼,我就在人群中看到了它。”
浙江寧波墻體廣告
年輕時的王文君對紙制品就很感興趣,尤好收藏一些郵票和連環畫。那時他經常上路橋花鳥市場淘換些自己喜歡的收藏品。1999年的一天,他突然發現一個小攤上擺放著一張紅色的宣紙,上面工工整整地寫著漂亮的毛筆字。
原本以為是對聯,湊近一看,王文君才發
浙江寧波墻體廣告現這是一紙婚書,紅色的紙上除了文言寫就的男女雙方的生辰、性格特點,還有介紹人、主婚人、訂婚人、結婚人以及雙方家長的名字。
紙上有比翼鳥,下有對鴛鴦,一對連理枝掛在
浙江寧波墻體廣告喜字邊,整張婚書有說不出的喜氣。“無論是墨書還是墨畫,漂亮得像是印上去的,我喜歡得不得了。”
浙江寧波墻體廣告
老板介紹,這就是舊時結婚的文約,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婚書。婚書是男女婚姻的文字憑證,也是證明婚姻當事人關系的文書。民間婚書唐代就有了,但在全國,婚書還是個冷門的收藏品。
王文君二話不說,掏出50元,向老板買下了這張婚書,拿回家細細品味,越看越覺得心喜。
本就喜歡紙制收藏品的王文君下定決心,要系
浙江寧波墻體廣告統地收藏婚書,“我要將每個年代的有意思的婚書都找出來,看看歷代的婚書有什么不一樣。”
婚書和他有莫名的緣分
浙江寧波墻體廣告
2003年,王文君去
上海出差,期間發生的事,又讓他更加相信他和婚書之間有莫名緣分。
那天,工作結束后,他來到
上海的一處古玩街,收集到了幾張婚書。正準備打道回府,卻見一家古玩店顯眼的位置,還展示著幾張婚書。
王文君一下邁不動腳步了,趕緊回頭進店,一邊看,一邊問老板幾個專業的問題。老板見他對婚書很感興趣,也來了興致,說要拿鎮店的寶貝,讓王文君欣賞欣賞。
老板神神秘秘地從內間拿出一幅非常寬大的粉紅色的宣紙,放在方桌上勉強才能攤開。王文君湊近一看,這幅長1.5米,寬0.5米的宣紙,竟然是一張民國初年的婚書。
“結婚在當時是兩個家族的大事,一般來說婚書越大,材質越好,說明家世越顯赫,這么大的婚書,我也是頭一次見。”王文君驚喜不已,他正缺這種類型的婚書。
王文君請老板割愛,可
浙江寧波墻體廣告老板開價5000元,讓他無法承受。他只好留下自己的電話號碼,遺憾告別。
回到
臺州后,王文君對這張婚書日思夜想,“有時候做夢都會想到它,可是太貴了,這在當時相當我幾個月的工資呢。”王文君只好把自己對這張婚書的思念收到心里,“收藏要量力而行。”
不過緣分總是如此奇妙,讓王文君沒想到的是,過了幾個月,那位古玩店老板給他打來電話,說自己即將轉行,問他還想不想要這張婚書,可以便宜點賣給他。
王文君一聽興奮不已,馬上趕往
上海,最終以3000元的價錢拿到這張婚書。“拿到手之后可真是寶貝得不行啊,因為是紙制品,平時自己都舍不得看,只有好朋友來家里,才敢拿出來炫耀一下。”
沒過多久,老板又打電話給王文君,詢問他這張婚書有沒有轉出去,他想以8000元的
價格回購,王文君頭搖得像撥浪鼓,“這現在可是我的寶貝了,給多少錢都不想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