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墻體廣告 在海寧市黃灣鎮(尖山新區)閘口村,一對開
手機店的夫妻,6年如一日免費為當地居民收發快遞5萬多件,贏得大家的交口稱贊。
手機店成快遞點
“唐老板,幫我寄下快遞好嗎?”3月5日上午,一名中年男子一來到這家
手機專賣店,就以一口“川普話”對老板說。
“好的,好的。”
手機店老板說著就順手拿了張快遞單,“你填下單子!”
“我在老家沒念過書,還不
浙江衢州墻體廣告會填單子,
浙江衢州墻體廣告老板你幫我填下好嗎?”中年男子話音剛落,
手機店老板就拿起快遞單,邊問邊填了起來。
浙江衢州墻體廣告
手機店老板叫唐建彬,他除了幫中年男子填寫快遞單,還幫他聯系了快遞
公司來取快件。
在唐建彬的
手機店里,記者發現了一堆打包待寄的快件和一堆已
浙江衢州墻體廣告經簽收待領的快件,還有一沓待填寫的快遞單。顯然,鄉間的這家
手機店已成為一個快遞點了!
6年收發5萬多件
浙江衢州墻體廣告
唐建彬今年47歲,妻子沈莉琴與他同齡,12年前他們在閘口村開了這家
手機店。
“我在閘口村算是接觸快遞較早的人了。”據唐建彬回憶,6年前,他的快遞從
杭州發過來時,快遞員不會送到黃灣,只送到海寧,“我拿一個快件就要去一趟海寧,很不方便,我就跟快遞
公司商量,能不能在閘口村也設個點?有家快遞
公司同意了我的想法,于是,我的
手機店就成了一個快遞點。”
閘口村村民獲悉這一消息后,
浙江衢州墻體廣告就把快遞收寄地點寫成這家
手機店,唐建彬夫婦很熱心地為大家免費服務,到這里取快遞或寄快遞的人就越來越多。起先只是本地村民,久而久之,大批新居民也加入進來。
“他們白天不在家,而我們
手機店天天都有人,順便幫忙收下快遞不算什么,也是應該的,這種小事情不值得一提。”唐建彬夫妻倆笑著說。
據了解,這6年來,在海寧閘口村這
浙江衢州墻體廣告家
手機店流通的快遞數已超過5萬件,“起先比較少,現在越來越多,多的時候一天就有上百件呢!”唐建彬說。
義務服務成“雷鋒”
這家
手機店6年接收的快件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的有洗衣機、電冰箱等家用電器,小的有牛奶、餅干等副食品。唐建彬夫婦在義務為大家服務時,也有一些小煩惱,“一個是大件堆積時,主人如不及時來取,我這里有點放不下;再就是由于快件特別多,有人領錯過……”
據唐建彬回憶,有一次,一位外來務工人員的快遞被人拿走了,這名外來務工人員到了他的店里,非常生氣,唐建彬一番核實,才發現快件是被這位外來務工人員的一個老鄉誤領了,“因為這兩個人的名字只差一個字,一時疏忽,就弄錯了,出現這一情況,我趕緊通知錯領的人把快件拿回來,從此之后,我在他們拿快件時都仔細核對名字,以防弄錯。”
在經營
手機店的同時免費為大家收發快件,唐建彬的
手機店一天到晚都非常熱鬧。如今,小小的
手機店還成了一個“求職信息交流站”,一撥接一撥的外來務工人員每晚取快遞時聚在這里,溝通求職信息,有心的唐建彬夫婦也會把他們平時搜集的企業招工宣傳單拿給他們看,一來二去,有些企業的老板缺工人時,也會到這里來找工人……
這一系列非常熱心的免費服務,讓受助者如沐春風,大家都覺得這樣的“活雷鋒”應該好好地宣傳一下,于是給記者打來電話。“我們背井離鄉遇到這樣的熱心人實在太幸運了,他們多年如一日,盡心盡力地為大家做了這么多,卻從來不收一分錢,真是‘活雷鋒’啊!”一名外來務工人員動情地說。
在海寧市黃灣鎮(尖山新區)閘口村,一對開
手機店的夫妻,6年如一日免費為當地居民收發快遞5萬多件,贏得大家的交口稱贊。